電力塔材的物資供貨商張林松在衢州完成貨物驗收的一個月內就收到了結算資金。與他上一次供貨相比,結算流程縮短了足足3個月。“這一次的改變,讓我切實感受到供電公司在物資管理上的變化之大,實在是沒有想到。”張林松贊嘆道。
張林松的“沒有想到”得益于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在衢州試點運行的“指紋收發貨”項目的實施。該項目主體包含“指紋收貨”和“指紋發貨”兩大功能。前者已于2017年3月在全省推廣應用,后者則于今年4月先行在衢州上線運行。新項目創新運用了“指紋識別”和“單據電子化”兩項功能。物資管理人員在關鍵環節必須通過指紋驗證本人身份,才可實現物資周轉過程的高度可追溯性,進一步明晰了管理人員的責任,強化了物資的管控。而“單據電子化”的運用,避免了紙質單據補簽、代簽、遲簽等管理問題,有效提高了物資管理效率,也為預約領料、主動配送等增值服務提供了支撐。同時,有了準確的物資大數據信息后,物資部門便可了解真實庫存,精確調節物資結構性平衡,從而更好保障工程物資的供應。
原先,浙江公司的物資管理主要借助于紙質單據的應用,工作量大、統計難、核對也相對較慢。“‘指紋收發貨’系統為物資款的支付增加了兩道安全閥門,有效保障了資金安全,物資出入庫憑證檔案的電子化,不但有利于工程項目成本的控制,也符合我們財務專業上會計檔案電子化的發展趨勢。”國網衢州供電公司財務管理專職向仕雄說。
實際運用中,除了物資部門與供貨商,項目管理方也同樣獲益:“用了這個系統后,我們在領料單的開具、簽章、傳遞環節省心省力多了,讓我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工程進度上。”衢州公司配網項目管理專職周正欣表示。
據悉,“指紋收發貨”是浙江公司加強物資財務精益管理、提升物資風險防范水平的集中體現,更是主動適應外部改革要求、推動新時代發展戰略落地的重要舉措。據統計,2018年衢州地區指紋發貨金額已突破3億元,發貨率達到99.01%。目前該項目正在向全省推廣。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